韩国海上风电领军企业斗山恒能携手本土合作伙伴,共同激活供应链。
斗山恒能于2日宣布,在釜山BEXCO开幕的“2025海上风电供应链大会暨展览会”上,与9家本土合作伙伴*签署了“韩国海上风电供应链激活共生协议”。斗山恒能郑然仁副会长、Seungwoo Son电力服务BG长以及9家合作伙伴代表等相关人士出席了此次活动。
*SANIL ELECTRIC、SAMIL CNS、SUNGHYUN、新罗精密、LSK、WOORIM PTS、EUNSUNG O&C、ENTEC电气电子、HUMAN COMPOSITE
此次协议旨在加强韩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所必需的供应链基础,并建立共同合作体系,提升相关产业的竞争力。为此,协议各方约定:▲共同发展本土海上风电产业;▲通过技术开发增强产品竞争力;▲建立基于共生的稳定供应链。
斗山恒能在展会期间设立了独立展位,并介绍了▲3MW、5.5MW、8MW和10MW韩国型海上风电产品阵容;▲韩国最早且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供电业绩;▲以及昌原总部内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生产设施等。值得一提的是,韩国最大功率的10MW机型预计将于本月获得国际认证,其设计即使在平均风速6.5米/秒的情况下也能实现30%以上的利用率。同时,斗山恒能还在展厅的研讨会区就“K-Wind海上风力涡轮机的开发现状及未来方向”进行了演讲。
斗山恒能郑然仁副会长表示:“在韩国海上风电市场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与韩国合作伙伴签署激活供应链的协议,意义重大。”他补充道:“希望我们能够在相互信任与合作的基础上提升竞争力,共同拓展本土及海外市场。”
斗山恒能于2005年起步开展海上风电业务,2017年为济州耽罗(30MW)项目、2019年为全罗西南海(60MW)项目、2025年为济州翰林(100MW)项目供应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拥有韩国最多的海上风电供货业绩。在此过程中,斗山恒能将业务初期约30%的零部件国产化率提升至目前的70%以上,为构建本土海上风电生态系统做出了贡献。
▲2日,由韩国风力产业协会主办的“2025海上风电供应链大会暨展览会”在釜山BEXCO会展中心开幕,斗山恒能与9家本土合作伙伴签署了共生协议,共同致力于激活供应链。(从左侧第3位起)斗山恒能郑然仁副会长、禹元植国会议长、韩国风力产业协会金亨根会长、产业通商资源部贸易委员会常任委员杨柄乃等主要人士合影留念。
▲斗山恒能郑然仁副会长(居中)在“2025海上风电供应链大会暨展览会”上与9家本土合作伙伴代表签署共生协议并合影留念。(左起)EUNSUNG O&C代表理事Heeseong Eun、SUNGHYUN代表理事Hoseong Kim、LSK常务理事Hyeonho Noh、WOORIM PTS副社长Woojin Han、SAMIL CNS代表理事Seongyong Yoon、HUMAN COMPOSITE代表理事Seungun Yang、斗山恒能副会长郑然仁、斗山恒能电力服务BG长Seungwoo Son、SANIL ELECTRIC专务理事Dongheon Choi、ENTEC电气电子副社长Jongwoo Kim、斗山恒能电力服务营业总监Yohan Yoon、风电设计负责人Donggyu Shin、风电营业负责人Myeonghoon Han
▲斗山恒能Donggyu Shin风力设计负责人(常务)向参观“2025海上风电供应链大会暨展览会”展位的禹元植国会议长等嘉宾介绍了海上风电业务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