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山恒能与韩国航空宇宙产业(以下简称KAI)为开发航空发动机展开技术合作。
斗山恒能17日宣布,与KAI签署了“建立航空发动机开发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业务协议”。KAI社长Guyoung Kang、斗山恒能副会长郑然仁、电力服务BG长Seungwoo Son等相关人士出席了在斗山恒能总公司举行的签约仪式。
根据此次协议,两家公司计划依据政府的航空发动机中长期规划,合作开发包括▲15000lbf级有人及无人机用发动机、▲10000lbf级无人机用发动机▲以及100~500lbf级多功能无人机用小型发动机在内的多种发动机。斗山恒能将负责航空发动机的开发,而KAI将负责飞机系统的开发。
*15,000 lbf(推力为1万5千磅力)
根据航空发动机中长期发展规划,政府正致力于推进航空发动机国产化进程,目标是在2030年代初掌握10000lbf级无人机用发动机和15000lbf级航空发动机技术。航空发动机是决定飞机性能的关键设备,只有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少数国家拥有自己的航空发动机技术。
KAI社长Guyoung Kang指出:“韩国国内飞机和燃气轮机领域领先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将为国产飞机用发动机的开发创造巨大的协同效应”,“我们将阶段性地成功实现航空发动机的国产化,进一步提高韩国国防产业出口竞争力”。
斗山恒能副会长郑然仁表示:“斗山恒能将以在发电用燃气轮机研发过程中积累的技术和经验为依托,正式启动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工作”,“通过此次合作,我们将提高技术力量,以此实现航空发动机的国产化,并将努力为扩大国产飞机进军海外市场做出贡献”。
斗山恒能参与了由国防科学研究所主导的10000lbf级无人机用发动机开发项目,具体负责发动机布局设计、部件分析以及涡轮静叶/动叶铸造生产、后续加工等任务。发电用燃气轮机与航空发动机在技术基础、结构以及工作原理方面存在相似之处。根据用途不同,发电用燃气轮机要求高效率和安全性,而航空发动机则要求高出力和轻重量,在这一点上存在差异。
▲17日,在斗山恒能昌原总部,KAI社长Guyoung Kang(左)和斗山恒能副会长郑然仁在签署“建立航空发动机开发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业务协议”后合影留念。
▲KAI社长Guyoung Kang(左五)和斗山恒能副会长郑然仁(左六)17日在斗山恒能昌原总部签署“建立航空发动机开发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业务协议”,并与相关人士合影留念。